今日新闻!第四届深圳声乐季公开课上线 打造声乐人才培养新高地

博主:admin admin 2024-07-08 21:38:29 281 0条评论

第四届深圳声乐季公开课上线 打造声乐人才培养新高地

深圳 - 为进一步提升广大声乐学习者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,切实推进中国声乐高水平人才建设和声乐艺术的普及推广,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、深圳市委宣传部、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、中国音乐学院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四届深圳声乐季“中国声乐人才培养计划·大师公开课”系列课程于2023年5月29日正式上线。

本届公开课由著名歌唱家、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、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雷佳担任艺术总监,邀请了声乐教育家、歌唱家、指挥家等业内知名人士担任主讲嘉宾,为广大聲樂爱好者奉献了44集精彩课程。课程内容涵盖了声乐表演、教育、作曲、指挥、理论等声乐艺术相关的各个领域,既有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,又有密切联系实际的经验传授,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。

深圳声乐季自2020年创办以来,始终秉承“学、演、研”相融合的办赛理念,着力打造集声乐人才培养、演出、赛事、公益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平台。其中,“中国声乐人才培养计划·大师公开课”是深圳声乐季的重要组成部分,旨在为青年声乐人才提供高水平的学习机会,助力其成长进步。

第四届深圳声乐季公开课的上线,为广大聲樂爱好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平台,必将对中国声乐人才培养工作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。

以下是本届公开课的一些亮点:

  • 阵容强大:汇聚了声乐界众多知名专家学者,为学员带来最权威的教学指导。
  • 内容丰富:涵盖了声乐艺术的各个方面,满足不同学员的多样化需求。
  • 形式新颖: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方便学员随时随地学习。

学员们纷纷表示,通过观看公开课,收获良多。

“我从课程中学习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,对我的声乐学习帮助很大。”一位来自北京的学员说。

“公开课的老师们讲课都很精彩,让我对声乐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。”一位来自上海的学员说。

深圳声乐季将继续秉承初心,不断创新完善,为推动中国声乐事业发展贡献力量。

公厕标识花样翻新惹争议:方便变麻烦?

近日,#老伯看不懂英文误入女厕被指非礼#的话题登上热搜,引发了对公共卫生间标识的广泛讨论。近年来,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提升,公共卫生间标识的设计也越来越多元化,但一些过于追求个性、创意的标识却让不少人感到费解,特别是老年人、儿童等群体,容易误入异性卫生间引发尴尬甚至矛盾。

花样繁多标识难辨 男女老少齐“犯糊涂”

以往常见的男女卫生间标识,通常由简易的几何图形和文字组成,清晰明了,易于识别。然而,近年来,一些公共场所为了追求美观或体现个性,对标识进行了大幅改动,出现了各种天马行空的图案,如:

  • 京剧脸谱、敦煌壁画等中华传统文化元素;
  • 男性、女性的几何图形变形;
  • 男女通用标识,如“厕”、“WC”等。

此外,一些标识还采用了英文或其他外文,加大了理解难度。

标识不清引误会 尴尬闹剧频发

标识设计过于复杂,不仅容易造成误解,还可能引发一些尴尬甚至矛盾的事件。例如,有老年人因为看不懂标识,误入异性卫生间,被指责“非礼”;也有儿童因为标识不明,独自进入异性卫生间,遭遇陌生异性搭讪,引发家长恐慌。

规范标识需兼顾 实用与美观当并重

公共卫生间标识作为一种公共信息标志,其首要功能是清晰指引,方便使用。过于复杂的标识,不仅会增加辨识难度,还可能造成误解和矛盾。因此,在追求美观和个性的同时,也应兼顾实用性,确保标识易于理解和识别。

建议:

  • 在设计公共卫生间标识时,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,优先使用易于理解的几何图形和文字符号,并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。
  • 对于老年人、儿童等特殊人群,应考虑其认知特点和使用习惯,设计更加简洁明了的标识。
  • 在景区、商场等人员流动量大的场所,应使用多语言标识,方便不同国籍的游客使用。
  • 加强标识的维护和管理,定期检查更新,确保标识清晰完好。

公共卫生间标识的规范化,不仅能够方便公众使用,也能体现城市的文明程度和人文关怀。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,切实采取措施,让标识真正发挥其指引和服务的作用。

The End

发布于:2024-07-08 21:38:29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才艺新闻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